西师版三年级教案13篇。

这篇网络上的“西师版三年级教案”文章写得极好,绝对值得所有人细细品读。作为老师,制作教案和课件是工作的一部分,而其中的内容必须十分详细完备。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请您务必立即收藏此页,以备日后查阅!

西师版三年级教案(篇1)

多媒体课件显示:工人叔叔铺一条182.4m长的天然气管道,一共铺了12天,平均每天铺多少米?

教师:这道题是什么问题?能说说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铺设管道的总米数÷铺设的天数=平均每天铺设的米数”(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并要求学生进行解答。

教师:对了,这就是我们在前面解决的一些简单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来研究一些比较复杂一点的问题。(板书课题)

【简评:通过一步计算问题的复习,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相关知识的回忆,为后面的比较分析作准备。】

要求学生回答出没有变的是:这两道题要求的问题没变,都是求平均每天铺设多少米;变化的是:上一题直接告诉了“铺设管道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而这道题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些条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第1题一条182.4m长的天然气管道,铺了12天第2题前4天铺49.6m,后8天铺132.8m平均每天铺多少米?

教师:既然这两道题求的问题没变,那么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的数量关系变没有?

学生不难发现,虽然这两道题告知的已知条件不同,但是求的问题还是相同的,所以主要的数量关系还是没有变,仍然是“铺设管道的总米数÷铺设的天数=平均每天铺设的米数”。

教师:这个数量关系中的条件我们都知道吗?哪些不知道?

通过讨论,学生不难发现这道题没有直接告知我们“铺设管道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而要求“平均每天铺的米数”必须要知道“铺设管道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所以在求“平均每天铺的米数”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先求出“铺设管道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

教师:好,现在就请你们在“铺设管道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这两个问题中选择1个来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哪些同学选择的是“铺设管道的总米数”这个问题?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主要要求学生说出“铺设管道的总米数”是由前4天铺设的米数加上后8天铺设的米数得到的,所以49.6+132.8=182.4(m)。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

(1)一共铺设了多少米? 49.6+132.8=182.4(m)

教师:哪些同学选择的是“铺设的天数”这个问题?谁又来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

主要要求学生说出“铺设的天数”是由4天加8天得到的,所以4+8=12(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

教师:现在“铺设管道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都解决了,下一步我们应该干什么?

学生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就可以求出“平均每天铺设的米数”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

教师:问题解决了,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说出:先弄清题意,然后找出主要数量关系和与主要数量关系有关的数量关系,最后列算式解决。

教师:下面我们来比较我们解决的这两道题的数量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前一题中的两个条件是直接告诉的,而后一题中要先求出这两个条件,才能解答出平均每天铺设米数。

教师:这样经过对比,我们就知道今天我们说的解决的问题比原来要比较复杂一些的意思了,复杂在哪儿呢?复杂在要先求出需要的条件,再来求题中的问题。这样的题同学们能解决吗?

得到学生肯定的答复后,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然后在小组交流,最后抽学生汇报。要求学生重点汇报下面几个问题。

2. 哪些条件是知道的?哪些条件不知道?应该怎样解?

总价知道,件数不知道,应该先算出件数,再算每套童装的单价。

【简评:这个教学环节采用改题的方法让学生对复习题和例2进行比较,这样比较能有效地利用学生在前面掌握的求平均数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这道题也是在求平均数,不同的是求平均数的两个条件都不知道,因此要先算出两个条件再求平均数。比较不但突出了已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推动作用,还通过比较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解答--小结”一系列学习过程,体会复合问题的分析方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发展,使本课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本案例由欧洋提供)

1.能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3步计算的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感受小数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中获得应用价值。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课件,给每组学生准备一份少儿报刊价格表。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会解答3步计算的求平均数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解答这样一道题。

学生解答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要求学生汇报自己的分析过程。随学生的汇报归纳出这道题主要的数量关系是“上调的工资总数÷年数=平均每年上调的工资数”,并随学生的回答分析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分析方法来继续研究怎样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简评:通过对前一节课知识的回忆,让学生理解两节课学习内容的联系,引导学生把上节课掌握的学习方法应用到本节课中来,有效地应用学生已有知识推动学生的学习发展。另外,教学中选用练习中的一道题来进行复习,减少了上节课的练习题量,使学习内容相对均衡一些。】

多媒体课件显示例3。

教师:这个情景图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哪些问题?

阿姨的菜摊52元卖12kg蘑菇哪个菜摊更优惠? 教师:要求哪个菜摊更优惠,这是我们在学习简单问题时哪方面的问 题?根据你已有的经验,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理解求哪个菜摊更优惠,这是两个菜摊的价格进行比较的问题。根据已有经验,要先算出两个菜摊同样重的菜的价格,再进行比较。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先算出两个菜摊同样重的菜的价格,再进行比较。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用每千克的蘑菇价格来比较,也可以用6kg的蘑菇价格来比较,还可以用12kg的蘑菇价格来比较。

学生讨论后回答:用每千克的蘑菇价格来比较,这是比较两个数量多少最常用的方法;由于题中一个菜摊的蘑菇是6kg,另一个是12kg,12kg刚好是6kg的2倍,所以在这道题中,选择6kg和12kg的蘑菇来比较都很简便。jHt868.com

教师:我们一起来选择1个蘑菇的千克数来进行价格上的比较,就选择每千克的蘑菇来比较价格吧。请同学们先算出两个菜摊每千克的价格。

学生计算后,抽1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教师:这里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阿姨蘑菇的价格只保留一位小数?

让学生理解这是因为叔叔的蘑菇价格只有一位小数,所以阿姨蘑菇的价格也只需要保留一位小数就可以比较了。

教师:我们用每千克蘑菇的价格来比较,知道阿姨菜摊更优惠。同学们还会用6kg的价格或12kg的价格比较吗?请同学们从中选择1个千克数,比较两个菜摊的价格。

学生解答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用6kg的价格比较:52÷2=26(元),27元>26元,所以阿姨菜摊更优惠。

用12kg的价格比较:27×2=54(元),54元>52元,所以阿姨菜摊更优惠。

教师:看来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千克数进行比较,除了选择每千克、6kg和12kg比较以外,还可以选择其他的千克数进行比较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的,只要两个菜摊蘑菇的千克数相同就能比较价格了。只是有些千克数好算一些,有些千克数算起来比较麻烦。

教师:对了,这道题同学们还可以找出其他的解答方法,但是,尽管解法不一样,它的结论变了吗?它的基本的解题思路变了吗?

让学生理解尽管解答方法不一样,但都会得到相同的结论,这就是阿姨菜摊更优惠。并且它的解题思路也是不变的,都是用两个菜摊同样重的菜的价格进行比较。

【简评:这个教学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问题,一是这类题的实质是两个量进行比较,并且是等量比较,这样就能比较出谁最优惠。新教科书中这类题比较多,如比较怎样租船(车)更合算,比较哪种商品更优惠等,掌握了这种比较的方法,就能解决类似的问题,所以揭示这类题的实质是两个相等的量进行比较,就是教给学生解决这类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解答这类问题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理解只要是等量就可以进行比较,因此学生可以从中选择每千克、6kg、12kg等不同的质量进行比较,实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并从中理解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解答结果的唯一性及解题过程的严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生活中还有用两种价格进行比较、了解哪种商品更优惠的问题吗?我们看看这样1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老师在这里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少儿报刊价格表,有的是月价、有的是季价、有的是半年价、也有的是全年价,但这些报纸的大小、每月份数和质量都是相同的,请每个小组从中挑选几种你喜欢的报纸比较一下,看订哪种报纸更优惠。

【简评: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时注意把这个环节设计成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完善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小组合作计算后汇报,略。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小数除法解决的问题,举几个例说一说。

西师版三年级教案(篇2)

2、能准确地说色、调色和涂色。

3、增强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四、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水粉笔、毛笔、小水杯、调色盘、挂图。

欣赏荷兰画家凡高的代表作品。引导提问:你见过这些话吗?特别是最后一幅《向日葵》,也就是课本所展示的是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相同和不同呢?(学生组内交流、讨论)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哪些颜色?(学生观察与说色,教师提问与引导)

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样调配出来的呢?(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注意切实的交流探讨)

1、根据教材的提示,用大红和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教师演示重点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得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向倾斜,所以调色时应该能判断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2、在一种颜色中调入黑色或白色,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演示小结:通过这一个办法可以让色彩发生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颜色丰富的层次了。

3、出示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画中取一方格(G5),这一格是有24个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的颜色对号入座(学生也可参与部分)

4、任意找一种《向日葵》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

1、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这些颜色,但远一点看或眯眼看,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将横排的A-J与竖排的1-5交叉组成编号,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

2、临摹合作。按照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注意不要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再换蘸颜色。

1、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按照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部分作品。

2、引导学生眯眼睛看看,欣赏评述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来的作品。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也就象文学语言运用的艺术一样,色彩语言的调配也需认真的研究与探讨,今天你有收获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向日葵》这幅画的主要颜色及指导学生探索调色方法,使学生在体验调色过程中掌握基本技能,在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和快乐,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集体协作精神。但在“组合展示”环节,由于时间把握得不够好,故没有一一欣赏点评。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一幅画》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西师版三年级教案(篇3)

1.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掌握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 能正确分析并解决3步计算的求平均数问题。

3.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感受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这样3个问题观察情景图:从这幅情景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抽学生回答上面的3个问题,列出算式:3430÷125(随学生回答板书算式),并要求学生独立算出结果是27.44。

学生可能会说出多种计算方法,比如笔算或用计算器计算。

主要让学生说出较大的数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合适。

教师:请同学们将我们算出的结果和题意结合起来思考一下,你认为这个问题我们解决完了吗?(学生回答略)其实 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完。我们还要思考这样3个问题:一是这道题的结果用精确数表示好还是用近似数表示好?二是如果要用近似数来表示,是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合适还是用别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比较合适?三是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第1个问题,你认为这道题的结果用精确数表示好呢还是用近似数表示好?为什么?

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应该用近似数表示。因为汽车都是以整辆为单位的,没有不到1辆的汽车。

教师:看来同学们都赞成用近似数来表示。那么我们来研究第2个问题,如果要用近似数来表示,是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合适还是用别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比较合适?为什么?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预设1: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这道题的商的近似值有不同意见。

教师:赞成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商的近似值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抽一名赞成用四舍五入法的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暂时不发表意见。

教师:有没有不赞成用四舍五入法的同学,谁来当代表说一说你的想法?

主要让学生说出计算结果是27.44,说明这3430箱货物要装的车比27辆多一些,如果将多的0.44舍去的话,那么剩下没装完的货物就没有地方装,我们也就不能完成装3430箱货物的要求,所以剩下的部分也要用1辆车来装。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介绍进一法。

教师:看来同学都同意用四舍五入法来处理这道题的得数,现在老师也想参与到你们的讨论中,行吗?

教师:既然你们都赞成用四舍五入法来处理这道题的得数,那么谁能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的结果是27.44,说明这3430箱货物要装的车比27辆多一些,如果将多的0.44舍去的话,那么剩下的部分我们装到哪里?只装27辆,我们能完成装3430箱货物的要求吗?

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不难发现,如果将剩下的舍去的话,车里装的就不是3430箱货物,而是比3430箱少一些,这样不符合题意,所以用四舍五入法来处理这道题的得数并不合适。应该探索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继续追问:既然我们不能将剩下的货物舍去,那你们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通过教师刚才的引导说出:剩下的货物也要用1辆车来装,这样才能将3430箱货物全部装完,所以3430÷125≈28(辆)。(根据学生的回答修改板书得数)

教师:对了,在生活中遇到这种剩下的不足1份又不能舍去的情况时,我们不论要保留的数位后一位上的数是几,都要往前一位进一,这就是“进一法”。第2个问题也解决了,现在我们来解决第3个问题:生活中的进一法用得多吗?下面谁来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情况会用到进一法?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说得有理都给予肯定。

教师小结: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其他方法取商的近似值,生活中的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指导学生完成第63页练习十三第1~3题。

第3题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处理得数的,为什么要把尾数都去掉。

【简评:本节课的解决问题是一步计算的问题,数量关系并不复杂,因而教学的重点不是放在数量关系的分析上,而是放在怎样处理得数上。为了突出两部分学习内容的差异,教学中从原来取商的近似值入手,来考虑这种方法适不适合新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这种得数的处理方法不适合新的情景时,再向学生介绍进一法。这样让学生经历一个对得数处理的探讨过程,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保留近似数的方法,而且对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保留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知道在特殊情况下要进行特殊处理。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学习进一法的认知需求、掌握用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一系列问题,使本节的教学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

多媒体课件显示:工人叔叔铺一条182.4m长的天然气管道,一共铺了12天,平均每天铺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铺设管道的总米数÷铺设的天数=平均每天铺设的米数”,并要求学生计算出结果。

多媒体课件在上题的下面对比出现例2。

教师:这儿也是铺管道的问题,和前一道题比,有哪些不一样呢?

让学生理解和上一题比,铺设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都不知道。

引导学生说出先算出铺设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再求平均每天铺设的米数的解题策略。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能算出铺设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吗?(学生回答略)请同学们按刚才分析的方法先算出铺设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再算出平均每天铺设的米数。

学生计算后,全班集体订正。

教师:这样的题同学们会算吗?说一说你是怎样分析这道题的。

指导学生说出要抓住题中的主要的数量关系,要先求出这个数量关系中需要的条件,再来求题中的问题。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三第4,5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简评:这个教学环节突出一步计算与多步计算问题的联系,采用比较的方式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来探讨新知识的解决方法,这样既突出了主要的数量关系(一步计算的问题)在解题中的作用,又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回答略。

西师版三年级教案(篇4)

教案是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优化,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已有的教学研究理论成果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连接起来。三年级语文西师版《雪儿》原文和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雪儿》原文

我的腿跌伤了。爸爸、妈妈每天要去上班,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一天,爸爸给我带回一只白鸽。这白鸽是爸爸在路上捡的,翅膀受了伤。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满哀伤。我和爸爸给它洗了澡,敷了药,它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我便给它取名“雪儿”。过了几天,雪儿和我熟了。我对雪儿说:“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养伤吧!”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能够飞越千山万水,忠实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所以人们称它们是“蓝天信使”。于是,我更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

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我望着它那金黄的眼珠,喃喃说道:“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然后向蓝天飞去。

小学三年级语文《雪儿》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展开想象,指导朗读,体会我对雪儿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复习第一自然段。

2、过渡:我一个人在家是多么孤单,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这时,爸爸给我带回来一只鸽子。

3、看图。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就是这只鸽子,它长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你们喜欢它吗?

可是在爸爸刚带回家的时候它没这么可爱,也没这么漂亮。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交流。

爸爸带回来一只怎么样的鸽子呀?(看图)

这只鸽子是怎么受伤了?

(2)如果你看到这只受了伤的鸽子,心里会怎么想?(生答)

“我”和爸爸也是这么想的,那他们是怎么样对待这只可怜的鸽子的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我和爸爸怎么对待鸽子的语句)(相机板书:同情洗澡敷药取名)

(3)想象: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4)经过我和爸爸的精心治疗,这只鸽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再看图)

它变得雪白雪白的,所以“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引说)。

想象:看到这么美的雪儿,你想说什么?

我也越发喜爱它了,所以我疼爱地对它说--(出示“我”说的话,生读)

指导用疼爱的语气读好“我”的话。

(5)师生接读: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你们能给“飘飘悠悠”换个词语吗?(自由自在)

想象:看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和雪儿会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我们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我和雪儿对大自然的向往,还希望自己的伤势快点好起来!

(6)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和雪儿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我还从爸爸那儿知道了关于雪儿的其它事情。我到底了解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面一个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学生讨论。

雪儿是一只信鸽,它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能飞越千山万水,忠诚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是“蓝天信使”,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我们应该真诚地保护它们,真诚地帮助它们。

(出示图片,并相机板书:盼望、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

(3)指导朗读。

3、指导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师述:雪儿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我更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我的愿望能实现吗?当终于有一天,雪儿又能展开双翅飞起来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出示雪儿飞翔图)你会说些什么?

(2)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请找出来。(板书:欢呼)

(3)(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及时评议。(谁能将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4)师范读第3句,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想像雪儿在空中是怎样飞翔的。

雪儿在空中是如何飞的?谁能表演给大家看看?

大家想和雪儿一起飞吗?全班一起边读边表演第四自然段。

(5)雪儿终于又能飞翔了,它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雪儿虽然能飞翔了,可它也十分舍不得离开。第五自然段中哪句话反映了此时雪儿的这种心情?请大家读读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

“雪儿咕咕直叫”,它想对照顾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学生练习说话。

(6)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的雪儿就要走了,“我”的心里会怎样想?“我”会怎样说?

指导朗读,小结。

4、学习第六自然段。

引读,并出示句子,理解“快慰”一词。

指导朗读。

(三)总结,并指导背诵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文中的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哪一段最感人,你能把它记下来吗?(学生自由练背,指名试背。)

小学三年级语文《雪儿》知识点

字:跌、捡、敷、熟、盼、捧

词:明媚、翅膀、哀伤、险阻、欢呼、弧线

重点句子:

1、我的腿跌伤了。爸爸、妈妈每天要去上班,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2、一天,爸爸给我带回一只白鸽。这白鸽是爸爸在路上捡的,翅膀受了伤。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满哀伤。我和爸爸给它洗了澡,敷了药,它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我便给它取名“雪儿”。

3、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能够飞越千山万水,忠实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所以人们称它们是“蓝天信使”。

4、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5、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我望着它那金黄的眼珠,喃喃说道:“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

主要内容:

《雪儿》讲述了“我”为一只受伤的信鸽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直到它伤好然后让它回归大自然的事。课文表现了“我”爱护鸟类的美好情感,也流出了“我”的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课文也再一定程度上告诫读者要养成热爱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良好习惯。

西师版三年级教案(篇5)

本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走进森林”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对森林王国失踪前后的描写,说明乱砍滥伐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这篇童话故事篇幅较长,但内容浅显易懂,可指导学生通过默读了解内容,而不必细致分析,也可让学生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前期预备状态和学生学习的爱好需求,并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蕴含一定道理的童话故事),我设计了“读、悟、演”三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即:读一读,把课文读通;悟一悟,把课文读懂;演一演,把课文读活。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感悟和想象思维的空间。

1、学习快速默读课文,能用文中话概括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保护森林,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关注个性体验,学生能运用自己独特的体悟,去朗读课文,演绎课文。

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和后果,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齐读课题,理解“失踪”的意思。在你心目中,森林王国会是什么样子呢?(指名学生发言)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神奇的童话故事吧。

2、播放课件演示动画,老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森林王国为什么会失踪呢?砍伐森林带来什么后果?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和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交朋友。

课文大家能读通、读顺了,那就看看自己能读懂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学会默读方法:即不出声,用眼睛看。可用手指着读,边看边思考问题,碰到不懂的地方,用小问号标出来,待会解决。

老师刚才下来走走看看,发现同学们的书上有了不少小问号。有了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就请同学们先到合作小组中去探讨交流一下。(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师参与其中)

看见你们激烈地讨论和满足的微笑,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那还有没有大家不能解决的呢?在下面的学习中,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探讨。

西师版三年级教案(篇6)

1、认读5个字。能按要求写出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提供的情境,展开想象,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在文中营造的美丽画面中,表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教学难点:

窗上结冰花的这种现象学生很少见过。

你们谁还记得我们这学期学过的诗歌的名字?今天呀,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小诗:玻璃窗上的童话。一起读读课题好吗?这节课,请你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让我们一起走进玻璃窗上的童话世界吧!

请你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刚才在同学们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字的音读得不是很准确,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把纸贴到玻璃上,轻轻地描画。”

1、把它们放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自己读。

2、你为什么这么读?

3、这个词他读的多好呀!谁也能像他这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1、还可以轻轻地( )?

1、这里还有两个词语呢,我们来抢答。

2、什么是丰富多彩,又神奇的?

3、冰花是什么呀?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的资料,谁能来说说?

小作者看到这些冰花有什么感受?读读课文想一想。

从哪儿看出来的?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相应的句子。

1、指名回答,提出文本。

(1)通过读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能读出来吗?让我们和你一起感受?

(3)带感受读。

(1)如果这时你就站在玻璃窗前,你还会看到什么样的冰花呢?

(2)瞧,它们就在你的眼前了,想一想,这些冰花什么样?

4、叙说新诗,师生共同完成。

(1)呀,有这么多美丽的图案呀!那么它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还想说是吗?好,请同学们4人一组说一说,有一个同学来记,一会儿请你们组派一名代表来汇报,看看哪组写得最神奇,最有趣!

(2)美丽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写也写不下,最后我们用……来表示。

(3)瞧,你们说得多棒呀!这就是一首小诗啦,这里有每一位同学脑海中美丽的童话故事,自己读读你们的作品吧!

5、读句“它们把我迷住啦,看哪,看哪,眼都不想眨。”

同学们在读的时候,不知不觉间进入了这玻璃窗的童话世界了。看来你们都被这些冰花……迷住啦,你们……读

6、小结,提取情感,回2小节整体。

你们这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呀?

那就请你带着这样高兴的心情读读1、2小节吧!

1、找到文本,初读。

2、提供情景,激情。

(1)课件演示,引发疑问。

我把纸轻轻地放到上面,哎?怎么了?你说。

(2)规范语言,激情。

谁能用上老师给的句子来说一说?

图画很快融化,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这一下,坏啦。

3、提取情感。

师:-x没有了,-x没有了,你们说的-x也没有了,一切都消失了……这时你什么心情呀?哦,伤心,你们呢?都来说说。

1、从学生回答入手,引出文本。

(1)先说说你画的是哪里?

(2)为什么?

2、引导学生说理由,提取情感。

3、读感受。

(1)难过得都要哭了,你能把这样的感受读出来吗?

1、从学生回答入手,引出文本。

生:这些画常出现,我每天都去观察、画说明我很喜欢。

你从哪看出来的?能读读吗?

2、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和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第5节。

小作者从发现冰花,在高兴之余,感叹它们的美丽与神奇,到冰花消失时心里的伤心与难过,再到听了爸爸的话,知道冰花在冬季常常来到时的欣喜。在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感情变化。而我们,也随着体味了作者的心情,深深地为这些冰花所吸引了。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读这首小诗。

今天你学到的玻璃窗上的童话,还会有( )的童话?就像爸爸说的,只要你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到处都有童话。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小诗,在学的过程中,同学们抓住了重点小节的重点词句展开了想象,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够试着用上这些方法,好吗?课后,请同学们把课后的第2题写词语完成,并在你的作文本上续编第2节。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西师版三年级教案(篇7)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树立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森林、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读本课生字14个学会,生字10个。

3、学习用课文中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二、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读本课生字14个学会,生字10个。

一、激情进入:

同学们,在很久以前,我们的地球上有一个十分美丽的森林王国,有一天,他却神秘的失踪了?你们想知道他失踪的原因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失踪的森林王国》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本课的生字较多,一定要读准字音,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解决。

2、进行生字的重点学习。

a. 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是否能找到最好的识记方法。

b .开火车读生字。

3、默读课文,自己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自己的理由。

4、森林王国是一个怎样的王国?

a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1~3自然段,说一说。

b. 你喜欢这样的王国吗?为什么?

5、森林王国为什么会失踪?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4~13自然段,分析一下。

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a、新国王对特别法令怀恨在心。

b、听信远方客人的建议。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建造新王国的决心很大。

c、砍伐森林的后果是什么?

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想对国王说些什么?

d、在王国中都发生了哪些不愉快的事?

进行分别的总结。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不愉快地事情?

6、请你总结一下,为什么森林王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三、课后拓研:

1. 想一想,老国王为什么会建立那条特别法令?

1. 进行认真的观察,说一说,哪个字你认为最难写。

2 . 提出的问题,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

3. 学习“饶”字,注意他没有点。

4. “颖”、“燥”进行重点书写。

请同学把自己组编的故事演一演,想一想,那位失去王国的国王会想些什么?

作业:

四、如果你是那位国王,你会怎样重建自己的王国。把你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西师版三年级教案(篇8)

西南师大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86-87页的例1、例2、例3,以及相关练习。

1.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会用测量的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1、激趣:孩子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乌龟和兔子第一次赛跑是谁得了第一啊?那我们来看看两只兔子赛跑,(出示情境图)谁会得第一呢?(让学生猜测)我们来看看比赛现场。

(1)视觉感知手绢的周长。

出示一张白手绢,让学生观察,再出示一张镶有花边的手绢,让学生比较,那张更漂亮?为什么?

那我们给第一张手绢也镶上花边,你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镶吗?指名学生上讲台前用手指一指。

学生操作口答后,教师用课件闪现手绢的边线,并指出:花边就镶在这些地方,围手绢一周的长度是手绢的周长。(板书)(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手绢的周长)

出示“树桩图”让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

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图中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测量树桩面周长)

你知道树桩面周长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长吗?(指名学生上讲台前用手指一指实物)

学生操作、口答后,教师用课件闪现树桩面的边线(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树桩面的周长),并指出树桩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桩面的周长。(板书:树桩面)

(3)出示树叶,指出树叶的周长。

(4)你能从我们身边找一个例子说说什么是周长吗?下面请你们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指一指它的周长。(指导:课桌面的周长、课本封面的周长、窗框的周长、文具盒表面的周长、黑板面的周长、屏幕周长等)

(1)    摸课本封面的周长。

刚才摸了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你们能摸摸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强调:封面)它的周长是哪一部分呢?大家能用手指在书上摸一摸它的周长吗?(同桌轮流摸)

(2)指名学生上台摸。

问:你认为摸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摸的时候要注意从封面四周上一点出发沿着4条边围1周,又回到出发点就是这本书封面的周长。)

强调描的终点和起点都在同一个点上。

(4)概括周长的含义。

刚才你们摸的课本封面、手绢、树桩面它们的形状都不同,我们用两个字“图形”来概括它们,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可以总结出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呢?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周长的含义。(板书:图形)

引导学生找一找重点词语“一周”“长度”,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强调描的终点和起点都在同一个点上。

(1)小组内讨论测量周长的方法(先交代规则,再出示大屏幕)。

出示长方形纸片、纸杯,先让学生指一指杯子下底面、长方形纸片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认识工具后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树桩面、杯子的下底面、长方形纸片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杯子、长方形纸片、软尺、线、直尺等),测量出杯子下底面、长方形纸片的周长,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测量方法。

用软尺量;

先用线围,再用尺子量;

先量每边长,再加起来。

(3)优化方法。

用相同长度的铁丝围刚好一周的不同形状的图形周长都相等,让学生理解“守恒”原理。

孩子们,今天的收获多吗?

再认识周长。

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教师强调“一周”的含义,并配合课件演示,让学生体会“一周”的内涵。

练习十六第3题。

西师版三年级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思想情感目标: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

2、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

3、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雨打芭蕉》),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在周汝昌先生心目中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比较: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

小结:揭示了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体会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

联想:《红楼梦》:杏帘在望《小放牛》

揭示了遥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

杏花村

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

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

(二)、展示信息,引发思考

学生:各小组演示课件,汇报收集整理后的材料。其他学生记录和自己所收集不同的观点。

教师:总结评价,简要概括。

活动依据:开放式教学活动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从而让更多学生获得全面、主动、自由、和谐的发展。

(三)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并通过投影仪展示(一般的班级可只谈构思,如艺术班幼师班可展示绘画的草图,烹饪班可进行菜式的设计。)

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

活动依据:在课堂上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把表达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拓宽语文学习的思路,把语文学习和专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创造的快乐。

(四)拓展探究,迁移提高

教师:课件展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生:找出这首诗的关键词进行评价,展开合理想象,口头描绘这幅图景。

活动依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课堂教学要来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能。

(五)小结

教师提问:如何评价一首诗?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小结。

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作者赏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正是通过塑造心物相契的艺术景象来表达情感,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抓住语言品味出景象的特点,进而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品出诗歌的味外之味。

3、一首好诗,要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想把握好诗歌形象,领会诗歌的不尽之意,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填补诗的空发觉诗的深层意蕴。

西师版三年级教案(篇10)

1弊灾餮习本课的生字,用钢笔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毖习边读边批,读懂课文内容。

4备据旁批,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

自主识字,根据旁批,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

理解为什么妈妈发现威尔逊没有带齐东西却不提醒他。

1焙⒆用牵你们有外出旅游或野营的经历吗?请大家谈谈自己外出的经历吧!学生自由畅、谈。

2苯裉欤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外国小朋友出游的故事,齐读课题,想知道什么:威尔逊是怎样一个孩子?在野营时遇到了什么困难?结果怎么样呢?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2奔觳馍字。(出示生字词)采取多种方式读(开火车、小组赛读、齐读)

3毖≡褡约合不兜姆绞蕉量挝模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给学生归纳写事文章的好方法:谁到什么地方干什么?学生汇报:课文讲了威尔逊到山里野营,妈妈发现他少带了衣服和手电筒,但没有提醒他,威尔逊回来后与妈妈总结了教训,明白了今后该怎么做。

1敝该读第1~3段。边听边想:在威尔逊出游时,校方、妈妈、威尔逊分别做了哪些事?从他们的所做中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听后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批在旁边。

(2)妈妈:问威尔逊是否需要帮忙,检查威尔逊的行李。(体会妈妈从话语、行为上关心和疼爱孩子,是一位好妈妈)

(3)威尔逊:拒绝妈妈的帮助,信心十足地说,“您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理解“信心十足”,指导读好威尔逊信心十足的话。(自由读、指名读、教师引读)

师:听了威尔逊信心十足的话语,你有怎样的体会,齐读旁批。你有什么体会?(威尔逊是个自信、聪明、有主见的孩子)

2笔Γ核淙煌尔逊自信、聪明、有主见,可他毕竟是个孩子,有些马虎,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忘了带野营时用的手电筒。以往你出门,有过这样的情况吗?妈妈发现了是怎么做的?(学生自由发言)

师:威尔逊的妈妈没有告诉他。学到这里,孩子,你有疑问吗?

3贝着问题学习课文第4~12段。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读一读,边读边体会,把自己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再批在书上。全班汇报、交流。(体会妈妈的用意)

(1)威尔逊说:“我带的衣服太少了,而且因为我没有带手电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别人借,才能够出去。这两件事让我很难堪。”

生3:威尔逊没有手电筒不能出去。想要出去,只有向别人借,让威尔逊很难堪。

师:谈得真好,请大家结合当时的情境想象一下威尔逊遇到什么样的难堪?(生自由发言)

师:是呀,衣服带少了,到了夜晚感到很冷,甚至冷得发抖;没有手电筒,想要出去,只有向别人借,也许别人不借,向别人借了多次自己也不好意思,真让威尔逊感到难堪。

指导朗读,体会威尔逊在野营时遇到的难堪。

(2)“我以为那里的天气会与这里一样,所以只带了家里平常穿的衣服,没料到山里比这里冷。下一次再去,我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生2:我体会到威尔逊知道了出门时应了解出游地方的天气,根据天气带衣服。

师:威尔逊事先没有了解山里比家里冷,少带了衣服。拿手电筒是怎么回事呢?

(3)“我想到的,老师也告诉过我们,可是我忙来忙去,就把它给忘了。”

师: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因为忙而把重要的事情给忘了的呢?现在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克服容易忘事的毛病?(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4)“我想,下一次野营时,我应该先列一个单子,就像爸爸出差前列单子那样,这样就不会忘掉东西了。”

生1:威尔逊知道了出门前列一个单子,避免忘掉东西这个道理。

生2:妈妈是要让威尔逊以后做事要细心,不能马虎。

师:是呀,通过妈妈的一番良苦用心,通过威尔逊野营中小小的挫折让威尔逊明白了做事要有计划,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这次出游的收获可真不小呀!

4狈纸巧朗读课文第4~12段,感受威尔逊出游的切身经历和体会。

某一个周末,你要和家人外出旅游,请列一个单子,看看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全班交流。

师小结:孩子们真聪明,为自己此次出游考虑得非常周到。

西师版三年级教案(篇11)

1弊灾餮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

2备据课文旁批,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

根据旁批,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理解“妈妈”不直接提醒威尔逊的用意。

2笔茄剑一般写出游的文章都重在写出游的过程,可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赶快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1弊远量挝模借助拼音自主学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特定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以及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或根据生活积累学习字词。

2毖生汇报、交流学习的收获。

3背樯试读课文,在评价中正音。

4闭馄写出游的文章重点写了什么?(出游前的准备、出游的结果、出游给威尔逊带来的启示)

1毖生自主阅读课文第1~3段,想想你都读明白了什么。

2苯涣鞫梁笾道的内容。你觉得威尔逊是个什么样的少年?(自信、聪明、独立,又有些马虎)试着把自己的体会批到书上相应的地方。

3蹦阌惺裁匆晌事穑咳纾郝杪璺⑾滞尔逊没有带齐东西为什么不直接提醒他?她不担心孩子冷吗?

4笔Γ菏茄剑这也是书上旁批的问题,今后我们读书也可以学着这样把自己心中的疑问批下来。

5贝着这些问题,自读后面的段落,读后小组内讨论讨论。

6奔体交流,明白妈妈的用意,把自己的理解批到书上。(妈妈是想让孩子尝试“失误”以及“失误”带来的教训,因为亲身经历,比包办代替、口头说教更有效果)

7闭獯纬鲇尉烤谷猛尔逊有什么收获呢?交流威尔逊明白的两个道理。

小结:小小的失误,让威尔逊明白了做事要有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这次出游的收获真不小呀!

8鼻氪蠹以俣炼恋4~12段,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适时指导朗读。

2备据实际,跟爸爸妈妈商量,拟订一份家庭郊游计划。

西师版三年级教案(篇12)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阅读提示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条件的话,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红岩》)观看电影《红岩》后,给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从电影中你了解到了“小萝卜头”的哪些情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萝卜头”宋振中在国民党监狱中的生活,表现了小萝卜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

1.理解第二自然段。

①结合一自然段理解“监狱生活”。

教师讲述:小萝卜头的爸爸是一位共产党员,由于进行革命活动,宣传抗日,在1941年的时候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起来了,在这之后呢?敌人又骗小萝卜头的妈妈去监狱探望亲人。这个时候,妈妈抱着仅仅八个月的小萝卜头去了;结果母子俩人也被敌人抓起来了。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结合具体内容理解“折磨”。

a.“一年到头不见阳光”

(3)朗读二自然段,加深理解。

2.理解四、五自然段。

(2)讨论理解四自然段:

④小结:第一句概括讲弟弟爱学习,有礼貌,后面五句话具体的讲弟弟是怎样爱学习,有礼貌的。

①把写小萝卜头学习刻苦的句子画下来,四人一组讨论理解。

②重点理解“不管……总是……”

a.“不管”后面列举了哪些情况?

b.想象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学习条件的恶劣。

c.体会弟弟是怎样的孩子?

d.指导朗读。

(4)总结: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知道了弟弟是个刻苦学习的孩子。弟 弟在恶劣的环境中为什么这样做呢?

①理解“来之不易”。

a.“经过难友们几次斗争,特务才勉强同意……”

b.得到一张纸,一支笔很不容易。

C.妈妈把草纸省下来。

①弟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所以刻苦学习。

②在妈妈的教育下弟弟树立了革命的信念,这是他刻苦学习的动力。

1.学生拿出自己的照片和有关“小萝卜头”的图片。讲述: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2.师总结全文。

1.把“小萝卜头”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预习第29课。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联系句子理解词语及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的能力,及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使学生懂得“小萝卜头”为建设祖国而刻苦学习精神,并注意课前培养学生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

1、利用手中的笔,夸一夸你身边或你知道的刻苦学习的人或事(大人、小孩、名人、伟人不限),最好用“概具”的叙述方法。

3、买一本或借一本《红岩》读一读。

西师版三年级教案(篇13)

(1)识记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1)培养个性化识字,鼓励交流学习经验,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章的内容。

(3)学习做批注笔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拥有一双不平凡的手,你们都用手做了些什么呢?”(绘画,跳舞,弹琴……)

“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智慧的手。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我们的手是怎样的?我们的手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好,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相信你们学了课文会有更大的发现。”

(在导入课文学习中,我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巧设疑问,“用手做些什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来激发学生想像探究的_)

(由于学生的识字量是有差距的,识字能力也存在差别。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进行自学生字,与同学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经验。)

2、请同学们再发出声认真自由读课文,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

(第八册的阅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做简单的批注。所以在阅读中,我常引导学生做简单的批注。它的方法可以是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是注明理解的含义,还可以是勾画感触最深的句子……)

(1)抽读生字新词。

(2)抽读诗歌。

(识字过程中应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句才会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收到好的效果,)

(在此环节中,不仅要板书学生理解的内容,还要小结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以便后文的教学)

1、(由板书导入)齐读黑板的板书。

思:句中的“是”字能换成什么字,使句子的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四句也是比喻句。(出示课后的金钥匙)

(此时,让学生造几个类似的句子,能加强对带“是”比喻句的理解和运用。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师:书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比喻句的?(师引读板书的内容,生接读相应课文。)

2、(由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引入)学习诗歌。

个别同学读第一节的内容,其他同学思考后,小组讨论汇报。(学生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思想健康即可。)

指名读。思:为什么把我们的手比喻成“桥”、“船”、“小鸟”?

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并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师适当地指导朗读。)

(“顺着学情,因势利导”是我的教学特色。本课中,我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后,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我们的“手”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传递美好的感情)

(此问题,先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采取多种朗读方试,如:赛读、表演读以体会文章的内涵。)

2、师生接读。

3、分组对读。

4、引导学生背诵。

师:“同学们,伸出你们不平凡的双手,看看象什么?”(枫叶、海星、如来佛的五指山……)

师:“我们还可以用手来表示什么不同的含义呢?”(再见、抱歉、ok等)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相信你们也能模仿课文写一节诗。”(生仿写,再选择优秀的句子补充板书。)

(学生能够读懂课文,也就有了仿写的基础,但还必须有仿写的内容,即有东西可写。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毕竟生活是创做的源泉。让学生在这些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自然生活中观察、分析、体悟,学会用鲜活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使之“仿”、“创”结合,写出新意。尝到“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的甜头和乐趣。此时,教师再挑选精美的句子填入板书的括号内,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样的练习既是对课文理解的延伸,又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也是对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同学们真不愧是小诗人。只要人们心手相连,就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

1、写好生字新词。

2、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写几节诗。

3、摘录描写“手”的词语或句子。

(“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画图的方法,探索长方形长和宽的变化关系,进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2.经历探索活动,了解反比例曲线图的特征。教学重点:探究长方形面积不变时,长与宽的关系。教学难点:发现表示反比例曲线图的特征。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正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怎么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正比例的图像呢?...

  • 三年级蜜蜂教案6篇

    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对于“三年级蜜蜂教案”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希望通过阅读本文能够激发您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精心准备教案课件。教师还需注重科学制定教案并严格执行,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必须符合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请看下面合同范本网编辑为您收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信息,您不必再寻找其他来源这篇文章中一定有您需要的信息!...

  • 一年级美术船教案分享13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位老师都对编写教案课件非常熟悉。教案是具体展现教学方法的重要文件。今天小编将向大家推荐一篇有关“一年级美术船教案”的精选文章,如果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启发,请将其收藏以备参考!...

  •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11篇

    教学目标:1、 技能与知识目标(1)能听懂并会说、会读Good afternoon. 和What’s your name? I’m x x.的句型。(2)能听懂并会说、会读词汇 your, name, afternoon.2、运用能力目标能在不同时间段,正确地向他人问好。(上午:Good morni...

  • 缺土名字大全男孩版

    一个好名字,是孩子面对挑战时的坚强后盾。好名字可以让孩子更加具备创意和创新意识。为宝宝起名,你可以在“缺土名字大全男孩版”这里寻好的名字。骐:骐字五行属木,用作人名意指英俊、上进、出众之义;——取自吕南公的诗句《亦有赠助恩,无非佳纸笔。》佳:佳字五行属木,美,好的,形容长相标致,美丽出众,也指善良,...

    2023.04.17
  • 工地实习日记200字九篇

    编者经过深入了解和细致分析,为大家带来这篇“工地实习日记”。写作是将属于自己的世界呈现给他人的方式,经常练习写作可以增强我们对各类文体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想要写好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需要花费一些心思。你知道如何能够既快速又高效地写作吗?...

    2024.02.24 工地实习日记
  • 2024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和解协议书汇总十五篇

    在生活中,各种协议书频频出现。一般工程开展前都是需要签订工程合同的。工程合同在性质上属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为目的的合同,所以,我们在签订合同后要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那么,值得推荐的经典工程合同模板你收集了吗?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2024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和解协议书汇总十五篇》,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

  • 员工考核自我评价十五篇

    伴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在交易过程中一般都需要使用到合同,合同是当今普遍且有效的合作正式文本之一,合同范本该怎么编辑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员工考核自我评价十五篇”,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20xx年即将过去了,作为车间技术人员的我,在车间领导和同志们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努力工作,为企业做...

  • 2024抗旱方案

    根据企业制定的新目标。我们需要用到工作方案,好的方案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我们不遗余力地制作出了这份让您满意的“企业工作方案”,我们非常欢迎大家来查阅本文愿能为您带来帮助!...

    2024.02.24 抗旱方案
  • 小学三年级感谢信的

     【篇一】亲爱的妈妈:您好!马上就要到母亲节了,但是我不知道送您怎样的礼物。送花?送贺卡?还是送其它更珍贵的东西?最后我决定给您写一封感恩信。我今年已经九岁了,在这九年中,您默默地为我做着一个母亲所做...

    2022.02.17
  • 计算机顶岗实习周记集锦

    我们应该如何开始写一篇周记呢?周记是写作中的一种形式,相信大家都有些接触过吧。以下是编辑为您搜集整理的“计算机顶岗实习周记”相关内容,请您查看。热烈欢迎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带来人生的改变!...

  • 老师因病辞职报告

    一份优秀的报告应该清晰明确写作目的,突出重点内容。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写报告是常见的任务。在选择报告时,合同范本网小编从众多选项中挑选了这篇最佳的“老师因病辞职报告”,请注意,该资讯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自行斟酌!...

    2024.02.24 老师辞职报告
  • 大学加油稿

    这篇名为“大学加油稿”的作品是我最用心的创作,希望您会喜欢。也许您正在寻找范文来参考,我们可以先找一些范文进行研究。范文具有实用性,能够帮助提升写作水平,让我们都能变得更优秀。前路漫漫,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2024.02.24 大学加油稿
  • 消防安全演讲稿三分钟汇编

    一篇主题演讲稿我们要如何下笔开始呢?演讲稿的应用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一份高质量演讲稿可以帮助你打动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演讲稿需要从听众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需求和利益。关于“消防安全演讲稿三分钟”我们有什么可以了解的呢?这将使你更加成功!...

  • 2024最新致自己的短句合集

    “活在当下,不要在回忆过去和焦虑未来中浪费时间,珍惜眼前的此时此刻。”这句话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启发人们珍惜当下,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充分感受当下的美好。好的句子需要具备情感共鸣、表达清晰、意义深刻等特点才能被认为优秀。...